向水而生——武汉未来科技城洪水韧性景观设计

 
 
向水而生——武汉未来科技城洪水韧性景观设计
Flood Resilience Landscape Design of Wuhan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设计场地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未来科技城起步区一期,景观总面积约18.2 hm2 (包括地面景观面积为12.6 hm2,屋面景观面积为2.2 hm2,龙山溪景观面积为3.4 hm2 ) 。
武汉城市存在严重的雨洪问题,场地作为武汉市东南部的卫星城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而且场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有一条排水明渠贯穿场地,水质较差且景观效果不佳。设计遵循适应气候变化与韧性设计的理念,强调生态可持续性,提出(1)生态可持续性——重塑自然与城市间的联系;(2)场地可持续性——重构人与场地的关系;(3)生活可持续性——重建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在2016年武汉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期间,场地成功缓解了雨洪的压力,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又有本地特色的示范性湿地景观与高科技园地境。
 
 
 
 
 
 
 
 
 
 
The design sit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phase of Wuhan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starting area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 total landscape area is about 18.2 hm2 (including the ground landscape area of 12.6 hm2, the roof landscape area of 2.2 hm2, and the Longsan Creek landscape area of 3.4 hm2).
Wuhan city area and the satellite city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city are confronted with serious rain and floods during the year; contributing to the very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ite.  Also the open channel drainage running through the site, the poor water quality and the unpleasant  landscape effect all contribute to this fragility. The design process follows the concept of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resilience design, emphasizing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proposes (1)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 resha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cities; (2) site sustainability - re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sites; and (3) sustainability of life - rebuil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people. During the devastating flood of 2016, the site successfully eased the pressure of the rain and flood, protected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standard of wetland landscapes and high-tech parks.
 
 
 
 
一、 项目背景: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高强度,使得城市原有的水文循环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城市湖泊大量减少,地表硬质面积增加。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特别是夏季,中国大部分城市雨洪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一问题在中国华中地区最大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湖北省武汉市显得尤为突出。自2013年起,武汉市连续数年受到雨洪问题的严重困扰,特别是2015年和2016年爆发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雨洪灾害的频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武汉·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东南部,是中国最大且最具实力的光电子产业创新创业中心。其中,占地面积约66.8平方公里的武汉未来科技城,是一个城市功能完备的卫星城,未来计划容纳30万人口。其起步区为高新大道以北、外环线以西的2.6平方公里,占地3800亩,规划有新能源研究院、研发区、孵化区、商务区及住宅区。此次设计范围为占地约500亩的起步区一期景观,总面积约18.2 hm2 (包括地面景观面积为12.6 hm2,屋面景观面积为2.2 hm2,湿地公园景观面积为3.4 hm2 ) 。
二、 机遇与挑战
1. 挑战:
(1)城市雨洪问题。作为武汉中国光谷未来的现代化卫星城,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城市雨洪问题,场地是卫星城起步区一期景观工程,如何起到整个卫星城乃至中国光谷城市建设的生态示范效应,实现适应极端气候的城市可持续设计。
 
 
(2)生态基础条件差。场地现状为长期荒废的土地,土壤条件差,植被野生杂乱且不成规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缺乏生物多样性。如何通过本次设计修复其生态环境,重新构建场地及整个卫星城的绿色生态系统。
(3)排水明渠贯穿场地,水质较差且景观效果不佳。场地内有一条自龙山水库的排水明渠贯穿场地,北高南低,南北落差约8米,沿线基地现状为自然形成的冲沟,多为草地、藕塘、沟渠,水质较差且景观效果不佳。如何将明渠功能进行转换,既作为自然与城市连接的纽带,同时又成为市民亲水活动的场所。
 
 
2. 机遇:
(1)示范性的机遇
场地作为未来科技城的起步区,亦是核心和重点开发区域,地势较为平坦且可塑性强,适合打造大型的、自然的、现代的城市园林景观,可以以此为契机,解决城市的雨洪问题和生态问题,并成为整个卫星城后期建设的生态基础和示范性样本。
 
 
(2)自然与城市融合的机遇。
目前场地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可以利用明渠将自然的青龙山水库和北部山体,与场地内部相衔接,将自然重新引入城市,且其作为水景观增加市民亲水的机会,提升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实现自然与城市融合的目标。
 
三、 设计策略:
1. 生态可持续性——重塑自然与城市间的联系
设计提出“生态可持续性”的策略,借助场地北侧龙山水库的水资源,将原有的排水明渠这一场地中的不利因素,进行转化并加以利用,恢复为自然生态湿地景观,并与其他的生态绿廊、生态绿核和屋顶绿化相结合,构建立体的绿色生态网络,共同构成起步区和新城未来的生态骨架和基础。通过将自然重新引入城市,重塑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对起步区及整个武汉未来科技城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环境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场地可持续性——重构人与场地的关系
设计提出“场地可持续性”的策略,构建场地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体现可持续性。设计通过点——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线——绿色街道、湿地;面——绿色屋顶、垂直绿化等小型绿色基础设施,形成系统性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使用透水铺装等生态材料,实现雨水最大程度的自然下渗,提高场地应对雨洪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雨水资源的净化和再利用,原有明渠改造的湿地利用天然形成的高差,在湿地中设置bio-detention ponds和bio-retention ponds,形成梯级湿地净化系统,并大量种植菖蒲、香根草、苦草、马莱眼子菜等十余种乡土性水生植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3. 生活可持续性——重建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
设计提出“生活可持续性”的策略,重建自然与人、水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用湿地公园串联新城的办公、居住、研发三大片区,利用不同高差的水面组成大小不同的湖面,实现水质净化的同时,形成“泉水叮咚”与“叠水”的景观效果,创造“有水可游、有水可赏、有水可玩”的景观体验。同时,根据办公、居住、研发不同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创造不同的景观类型和植物种植特色,创新性的实现“在森林中居住、在花园里办公、在公园中实验”的美好愿景。
 
 
本景观设计遵循气候变化适应与韧性设计的理念,强调可持续性设计,减少城市内涝对生产、生活的干扰,保护人民财产安全。2016年夏天,武汉爆发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期间,设计场地经受住了雨洪的考验,成为适应气候变化和韧性设计的典型案例,真正体现“快生活、慢工作、科技中的绿洲、绿洲中的科技”,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又有本地特色的湿地景观与高科技园地境。
 
 
 
 
 
 
 
                本文来源:唯美景观原创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服务热线

021-61122209

微信服务号